Film Music - Cinema Serenade / Itzhak Perlman
真的很好聽的一張CD
背景伴奏的交響樂是由約翰威廉斯指揮匹茲堡管絃樂團所共同演出
曲目(

1-1 紫色姊妹花 The Color Purple: Main Title (Instrumental)


1-2 女人香 Scent of a Woman: Tango (Por Una Cabeza) (Instrumental)



1-3 楊朵 Yentl: Papa, Can You Hear Me? (Instrumental)

1-4 郵差 Il Postino: Theme (Instrumental)


1-5 純真年代 The Age of Innocence: Theme (Instrumental)


1-6 遠離家園 Theme from Far and Away (Instrumental)


1-7 秋水伊人 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 I Will Wait for You (Instrumental)
1-8 末日四騎士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Theme (Instrumental)
1-9 新龍鳳配 Sabrina: Theme (Instrumental)
1-10 遠離非洲 Out of Africa: Main Title (Instrumental)



1-11 黑色奧非歐 Black Orpheus: Manha de Carnaval (Instrumental)
1-12 辛德勒的名單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Instrumental)



1-13 新天堂樂園 Cinema Paradiso: Love Theme (Instrumental)



這張CD是K人生第一張買的CD
事實證明,這張CD沒多久就會再買一張
因為K到哪裡,無論讀書或是走路坐公車
這台Portable CDPlayer摔成兩半,合起來還是沒壞
那個超級耐摔的P牌隨身聽裡都是放著這一張CD
曲曲動人的最佳證明
帕爾曼的小提琴技巧超越的小弟在此之前對於小提琴的印象
那時候最紅的小提琴家,好像是陳美Vanessa Mae吧
拉得很快,很炫,但是硬梆梆的,沒有那種觸動到內心的感覺
不太合K喜歡聽的音樂類型
到唱片行晃晃,試聽過這一張CD
K就知道我找到了
帕爾曼拉的小提琴不但令人感動,
聽到細微處,K的手臂上的汗毛都站起來致敬了
立刻就懾服了

在此之後,K逐漸了解一件事情
那些炫技的東西,常常因為演奏者的心情沒有擺在正確的位置
只是想要表現自己,沒有把自己的情緒徹底融入樂曲的演奏,
只是很炫,沒有辦法讓人感動
顧爾德跟帕爾曼都是演出的天才,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節奏
要快要慢存乎一心,可意會不可言傳,這是用心在演奏哪

所以陳美,並不是拉得不好,而是跟帕爾曼比起來
她還差很多,不是技巧差很多,是心態
帕爾曼在這張專輯中,遠離家園的愛爾蘭式的音樂就表現了他的快手能力
快手仍然不失之剛硬,應該柔美的仍然柔美
帕爾曼的轉音之美,好像在聽花腔女高音唱夜之后
當你以為這是拉音的極限了,他仍然遊刃有餘,輕輕一轉
接到下一個樂句,繼續挑戰極限,一派的不急不徐
讓人大呼過癮

後來K只要在任何地方聽到這個轉音,就知道演奏者是帕爾曼了

就像一種聲音的標籤
當然,也有人說帕爾曼的小提琴太油膩,太甜太黏...
well, K只能說人各有喜好
這張CD買了大概半年,K就得再買一張,原來那張已經刮壞了
所以就把第二張copy個三四張子片,慢慢聽
因此,為了這張CD,K買了人生第一台的CD燒錄機
買了無數副的AIWA J30的耳機(音質很棒,但是結構實在太脆弱了)
K沒記錯的話,當時剛出一個四百八
試驗結果,M牌湛藍片乃CD拷貝片之王
copy出來的音質居然比原CD更好Orz
當然K也知道轉成mp3可以保存更久,但是音質就像硬掉的起司
實在....
這樣固然保護了母片,但是長期沒碰,母片最後還是發霉壞掉了
所以當然又買了一次
然後就被 Eric Serra 的 The Big Blue 跟 Leon, The Professional 給取代了
那時畢竟才高中...
這張片子這麼好聽
K理所當然不經過試聽就買了第二集黃金年代
但是....不好聽

ps:K沒有接受過什麼良好的音樂教育,沒學過樂器
國高中期間唸私校沒機會上音樂課,大學也不會去修音樂
所以一切都是用自己的方法表達,如有名詞用錯地方,請多指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