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土耳其人所謂的沒有問題經常是大有問題.他們絕非有意說謊.只不過他們的見解形態,往往採用一種期望式的見解.換句話說,就是由"I hope that is so."不知不覺轉變成"It has to be so.",最後終於變成"It sure is so."
真是這個樣子.問路時,若是他們說:「啊,很近噢,就在前方一百公尺.」其實那是在前方六百公尺處.他們認為讓對方覺得近一些比較好,便不自覺的說得近些.是出於善意的.
這純粹只是情感上的親切而已.
--試著向凡城的地毯電老闆與觀光客服務中心詢問哈卡里治安情況,但兩個人都說:「哈卡里?完全No Problem啦,安全得很,沒有恐怖攻擊事件.」向我們打包票.
繼續追問:「可是,我們怎麼聽說有不少的問題?」
他們就表示:「這個嘛,以前是有一點啦.」不太高興的承認了
--大體上,土耳其人不願與外國人談到自己國家內部的紛擾,一切都以「不必擔心.No Problem的啦」這種公式見解來敷衍.盡量避免觸及土耳其的黑暗面.
村上春樹先生便就這樣往持續上演恐怖行動與庫德族難民暴動,號稱治安全土耳其最糟糕的哈卡里出發了.
糟糕的時間點到了糟糕的地方.
初看會覺得,土耳其人很可笑阿,要親切也不是這種把人得推下火坑的親切吧;
第二遍看,變成苦笑;
第三遍,這就是常常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情.
只是方向不同.
期望式見解充斥在平日生活中,讓人看不清真相看不清原貌,
我們期望「不必擔心.No Problem的啦」,所以地下水超抽,地層下陷.
我們期望「不必擔心.No Problem的啦」,所以會有各式黑心商品進口.
我們期待「不必擔心.No Problem的啦」,所以會得亂七八糟的疾病
我們期待「不必擔心.No Problem的啦」,所以科學論文數據可以任意修改
我們放縱「不必擔心.No Problem的啦」所以新聞可以造假
我們放縱「不必擔心.No Problem的啦」所以政府官員可以帶頭以破壞環境的方式,宣稱作環保
「期待事態如此=>事態必須如此=>事態當然如此」
打開電視全部都是這類的言詞,「為什麼不是XXX,難道你不希望XXXXXXX」
打開信箱無論廣告或是感動人心小文章,全都是這種寫法
真相與事實已經被「No Problem,不重要...」抹掉了
有些事情,不該要求別人做到完美,而是應該責成自我
有些事情,不該隨新聞越炒越熱,而是該去關懷受害者
土耳其人起碼是真心出於善意的親切,真心保護國家名譽而愚蠢
或者說這是他們的提醒就是如此方式,外來者聽不懂罷了
台灣島上呢?
只能說,越過過程直接下標籤式的結論是很要不得的.
美軍也說,用太多ppt會變笨噢~
ps:常常懷疑村上先生為何都挑些走路走到死的旅行方式,最近看了村上先生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才發現村上先生不但是個馬拉松跑者,還跑過超級馬拉松(一百公里阿阿阿阿)....
雖然我幾乎每天都跑個五六千,興致來了跑個萬,但我從沒想過去比賽跑全馬....
六十一歳的人能如此,跟村上先生所擔心的形容詞「衰衰弱弱的老頭子」還離得很遠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